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国际评评丨透过进博会之窗,了解开幕“领跑者

“我们预约了第九届进博会,因为这是一个展示产品、获取灵感的好机会。” 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美国Tempest集团首席增长官兼国际业务总裁Sandeep Seth与《国际评论》进行了交流。也提前签署了下一期合同的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林晓表示,进博会为他们深入探索中国、分享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 数据显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按一年计算,分摊交易额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与去年相比,新增参展商超过6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龙头企业参展,展出面积及企业总数涨幅创历史新高; 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次亮相;首次设立至少发达国家专区和“跨境电商服务区”,让中国的需求与世界的期待同频反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唯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近日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扩大高层开放作出专门部署,明确了积极扩大自主开放等重要举措。作为中国扩大自主开放的重要举措,进博会已成为观察中国开放从“跟随”到“引领”的重要窗口。 什么是独立开放?也就是说,在没有国际协议和承诺的障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立足于C中国自身发展,兼顾与世界良性互动,立足实际,有节奏、有范围、有水平积极开放。近年来,“扩大自主开放”经常被纳入中国顶层设计,体现了中国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的决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廖凡评论《国际评议》认为,这种开放植根于中国,注重与世界的深度良性互动。它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中“你开我开”的奖赏原则,展现了“立己为人”的信心和责任。 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资源。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一定的基础强烈的发展愿望,渴望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促进自身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持续扩大高层开放、主动扩大自主开放,不仅遵循市场规律,也顺应人民幸福发展的愿望,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开放注入了本质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从内部条件看,中国有信心、有实力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经济韧性,让中国能够独立推进对外开放,不受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超大的市场、蓬勃的科技创新、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为中国提供了不一味追求“回报”,而是通过单边开放、共享发展积极给予优惠的条件。与世界交流的机会。 中国开放的大门是越开越大,首先带来的是巨大的市场。本届进博会开幕当天,中国推出了“大市场分享、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将各国产品直接带给中国消费者。著名的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销量增长数千倍的大马士革玫瑰纯露、“昨天跌到今天”的马来西亚榴莲,都见证了世界好产品加速流向中国。法国开云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表示,“我们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和扩大进口。” 此次开放也带来了前沿元素的链接,加速了技术创新。瑞典Hexagon推出全球首个工业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很多企业都实施了发明了跳舞、打斗、叠衣服的机器人“动员”;法国施耐德电气展示了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成果……域外,跨国企业也纷纷扩大在华布局。 10月底,英国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正式启用; 9月底,美国康宝莱将中国产品创新中心升级为全球产品创新中心。这印证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推动世界开放。从积极对接国际经济政策和贸易,到减少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建立全球经济金融管理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廖凡认为,中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带动全球出口和经济增长,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工业化水平。同时,中国还推动130个世贸组织成员加入便利投资促进发展协定,确保全球化成果平等惠及所有人。 目前,第九届进博会新签约展览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日前,中国宣布新一轮免签政策。 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启动全岛关关操作,对标世界最高开放水平……事实证明,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著名学者马凯硕所说:“中国自古就有开放的传统,世界开放的潮流也是如此。”是不可阻挡的。” (国际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