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时事微观观察|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两个精神

从梅州到广州,总书记先后考察红色革命旧址和工业种植基地,参观展示现代科技发展与产业创新相结合的成果,对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明确部署,为大湾区建设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五”时期是主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夯实基础,全力以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区、试验区,在中国现代化样式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东增强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的关键:“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和经济特区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在关键时刻广东之行强调了这两种精神。它对现在有什么重要的解释? 《微观时事观察》为您解读。 增强突破勇气 改革开放精神、经济特区精神是广东最独特的精神特色、最重要的精神瑰宝。这两种精神都深深地灌输了敢于冒险、敢于尝试、力争第一的精神。 广东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省份,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激励人心的数据群体,勾勒出广东“勇为天下第一”的顽强实力—— 2024年广东GDP将突破14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6年;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电机等15个行业排名全国第一;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创造60多项“全国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深港广集群位列第一。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促进各类自营经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扩大制度开放”、“不断扩大对内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导广东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敢于开拓、创新,更加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性。 保持长期取得成功的决心 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和经济特区精神,必须有敢为人先的勇气、顽强拼搏、一划到底的韧性和决心。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广东来说既是重大责任,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要以建设有活力、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集群级城市为目标,齐心协力,稳扎稳打,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的新举措新时代,也是推动“一国携王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六年来,粤港澳三地携手努力,在建设世界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近期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道路交通量已超过800万辆,铁路里程超过3000公里,跨城市通勤日均超过600万人次。大湾区“软连接”“心连接”不断产生新突破。 “湾务通”为粤港澳居民提供出行、支付、养老、医疗等服务。 “湾区社保通行证”成为连接港澳大湾区的“民生纽带”荷兰。 “香港列车北上”、“澳门列车北上”,让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创业、生活更加便利……活力湾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奏响共同发展新篇章。 11月9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象征着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努力、融合发展的“一颗心之火”,履行着点燃主火炬的光荣任务。这是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展望“十五五”,加速崛起的世界级湾区和城市级城市群将为我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湾区动能”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 突出高层人士的背景 改革、促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精神和经济特区精神的独特背景。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被誉为“中国金柚之乡”,是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基地。金柚栽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梅县云冈镇南孚金柚种植基地,同果农、农业科技人员亲切交流。 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需加强科学应用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得知,今年金柚丰收好、销量好。他祝愿村民们的生活像金柚一样甜蜜美好。 △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雁阳镇考察南孚金柚种植基地时,与果农亲切交流和农业技术。 “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问题。 2023年4月,在广东茂名白桥村考察时,总书记告诉村民:“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幸福!” 何此次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定不移促进共同富裕。 “主要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人民至上,强调坚定不移促进人民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一系列决策部署,为亿万人民深入推进“十五五”奋斗目标注入了强大信心和能量。五年计划”。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广东将始终保持“破坏”的精神、“创造”的活力和“工作”的作风,让我们在改革和成功中培育深厚活力,不断开拓事业发展视野,走在推进中国风格现代化的前列。我们一定会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振兴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