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媒体龙江行丨夯实高素质人才发展基础,为能源
东北新闻网10月30日电(周红 记者 葛金鑫)我们不畏风雨踏上新征程,努力结出硕果。东北石油大学坚持人才优先发展,转变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以人才引领质量发展,交出优秀人才答卷。 “我们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明确了‘立足高端引进培养、稳定使用激发潜力、提升聚焦五力、倒逼多元化评价’的工作思路,目前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完成率98%。”东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付晓飞表示,学校在师资建设上正迈出新步伐,为全面建设国内知名、国际知名的大学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拥有一流的能源大学。
促成建树,机制改革保障人才成长
如何为人才成长锚定价值坐标,打破发展束缚?东北石油大学在机构改革上既划出了“红线”,又确立了“阶段性”。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到改革人才评价体系,逐步构建了保障人才发展的制度框架。
在推进人才工作中,东北石油大学为人才成长树立了“底线”。学校成立了党委委员会,并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融合的实施办法》等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人才工程申报等直接挂钩,等,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联合建立“教师在线学习中心”。 2021年以来,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两轮师德培训,安排全体专任教师签署《师德师风》。
牢固树立师德基础后,学校正试图通过评价改革,打破人才发展机制中的“顽痛”和“流动障碍”,解放人才的更新换代。通过完善分类评价体系,打破常规,探索“年薪制”、“岗前制”、“博士后教师”等制度,试点“东优八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人才评价将更加符合各岗位、各领域人才的专业事项,真正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他们比人更难,让他们勤劳他们,这些领域都是值得的”。
银宇巩固运用融合,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生态圈
“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平台吸引人才,靠人才吸引人才”,东北石油大学构建了以“三依靠、三引进”为核心的完善的人才引进和教育体系。 2021年以来,学校引进学者等国家级人才12人,聘请知名教授、银牌专家等173人,首次评选“桂红学者”6人,引进优秀博士200余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近五年制定了《教师博士培训暂行规定》,支持培养近百名教师出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认定“双师双能”教师,开展教学培训等。
“引才、留才、用才”,学校一方面用足政策红利,全面用足《龙江人才振兴60条措施》和《大庆人才振兴20条措施》等政策,2021年以来,已有近200人被认定为黑龙江省和大庆市高层次人才,新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7人。国务院、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龙江青年学者等多人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科协科技项目等科研人员;
在政策和服务的双重保障下,人才学校积淀效应不断凸显,燃料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考试成绩取得从乙级到甲级的历史性胜利,推动了学校办学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模式引领青年才俊扎根龙江贡献力量
“筑巢引凤”与“引领科技创新”同向如何?
从吸引人才扎根,到赋能人才、培养创新科技先锋,东北石油大学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双向答案——谢坤的选拔和成长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东北石油大学的人才队伍中,石油工程学院教师谢坤是扎根龙江、服务能源产业的青年人才的典型代表。当他格拉2019年博士毕业,面对多所双一流大学的邀请,他毅然选择留校任教,用行动兑现了“留在东友、扎根大庆”的承诺。
作为国家一流课程《石油工程II(采油工程)》的课程成员,谢坤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他创新性地构建了“课堂+实验+现场”的多维教学模式,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到课程中,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互动课堂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在科研和教育方面,他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科研问题,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带领学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
谢坤聚焦高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问题lds。作为团队骨干成员,他提出了非均质油藏保持化学药剂多样性控制渗透阻阻技术,为油田增油超过300万吨,增加收入数十亿元。目前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开展联合研究。
从体制改革到生态建设,从团队建设到个人成长,东北石油大学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指导,将为建设国内外一流能源大学、龙江科教强省建设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