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前往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李在明总统就任以来中韩两国元首首次会晤。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韩是不可动摇的近邻”。
中韩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心心相连、经济融合。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与现实早已交织在一起。
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称这是“到邻居家看望朋友”。
从徐福到金乔觉;源于彼此之间的共同仇恨朝鲜半岛临津叛乱时期的两国军民,抗战岁月里两国人民的生死希望……习近平主席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重要讲话时详细讲述了中韩交往的精彩故事。
中韩是形影不离的邻居、形影不离的伙伴。
1992年建交以来,双方克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共同努力,取得共同成功,为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33年来,中韩双边贸易额增长了60多倍。中国连续21年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如今,两国正在加速推进第二阶段自贸协定谈判,拓展高端制造、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共同谱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发展,国际和地区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
动荡之中,中韩如何推动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特别是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和平稳定?习近平主席给出了答案:“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韩双方都要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
十一年前,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中韩要做“四个伙伴”,实现共同发展,维护地区和平,共同建设亚洲,促进世界繁荣。
从“把握大势、排除干扰、巩固友谊、聚焦合作”到“增进战略互信”、“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核心关切”……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了中韩这两个在亚洲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重要国家的正确道路。
“百金可以买房,千金可以买邻居,好邻居不能换金子。”
历史证明,中韩睦邻友好、求同存异、聚焦合作才是正确选择。
今年6月,李在明总统当选一周内,习近平主席同他两次深入沟通,达成重要共识关于推动更高水平合作的协议,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两国关系正处于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形势风云变幻,习近平主席即将进行的韩国之行备受世人关注。中国对韩国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没有改变,亲忠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没有改变,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信心和行动没有改变。
策划:张晓松
主编:杨宜军
主要撰稿人:曹家跃、马卓彦
视觉效果:张爱芳、高松龄
新华社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